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能源局报告,国家将限批火电项目,加快水电发展、推广应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,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沿海地区煤炭需求的增长。

这种衔接和定价原则应该普及和提倡。2012年煤炭市场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,煤炭企业表示既要落实好公告精神,又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,全面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,目前衔接进展特别顺利。

熊朝忠:裘晓君今天比赛状态太差

所以,今年的煤炭产运需衔接,对立是不可避免的,价格市场化是大势所趋。建议煤炭行业修订煤炭计价办法,今后煤炭计价应该全部为净煤价,同时标注其他税收(费用、基金)和其余收费项目明细,分开收取。第二,关于产煤地区自产自销的电煤衔接,意见分歧最大。在电煤价款结算过程中,市场电煤已经基本实现预付款。根据实际情况,有必要逐步实现全部电煤预付款。

主要是因为,一些电厂投机取巧,在有多种价格合同的情况下,先发运低价合同,其余价格合同少发或者不发,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产销平衡,导致产销脱节。部分重点电煤合同结算周期延长、质量下降。二是春节提前恐延长囤货周期。

最近几个交易日,焦炭期价小步上涨,主要推动因素就是钢厂冬储推进,而焦化企业前期限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整体而言,源于基建下滑和地产调控加码,后期钢材市场依然堪忧,焦炭期价缺乏实质性利好支撑,上涨空间恐有限,但区间操作机会值得期待。近期钢厂补库存意识不断增强,推动焦炭市场运销状况转好,交投氛围较为浓厚,我们认为,今年冬季焦炭季节性效应依然有效。三是贸易商看空后市,等待钢价进一步回落。

焦煤价格在11月中下旬小幅回调,但焦炭、焦煤比价却呈扩大趋势。煤炭市场支撑作用犹存12月份全国各地气温陆续大幅下降,各省市纷纷加大发电量,煤炭用量大幅增加。

熊朝忠:裘晓君今天比赛状态太差

若出现灾害性天气,用电量的增加令煤炭需求更为迫切。在市场悲观预期打压下,市场投资热情大打折扣。不过,经历行业内整体限产、钢厂进入补库存周期之后,焦炭市场基本实现供需平衡,成为稳定现货价格的决定性因素。日前,山西省长治市焦协召开市场分析会议,建议长治地区焦化企业维持当前限产力度,并结合自身情况向下游企业提出3050元/吨的调价幅度。

随着年关将至,煤矿停产,炼焦煤产量减少,加之原本供需有缺口,预计后期焦煤价格下调空间有限。冬储节奏放缓,不利于钢市需求回暖,预计短期内钢材市场将继续盘整,甚至不排除钢材价格再跌。此外,焦煤价格虽有松动,但继续下跌空间有限,对焦炭成本支撑作用依然有效。随着时间推移,市场流动性会不断释放,焦炭市场利好效应也将不断汇集,预计短期内焦炭价格以稳定为主,但春节前仍存小幅上涨空间,从而为区间操作带来机会。

从价格上看,最近5年,12月份各地区焦炭价格以涨势为主,其中2009、2010年焦炭价格环比分别增长3.2%和2.7%,幅度不大。此次涨价建议是否能得到钢厂回应,目前尚不确定,毕竟钢材市场缺乏硬性利好支撑,钢厂处于微利甚至亏损边缘,但至少可以说明,焦炭市场供求格局有所改观。

熊朝忠:裘晓君今天比赛状态太差

钢铁市场进退维谷从目前市场形势看,钢铁市场供需大环境基本平衡格局没有变化,即供需两清淡、资金仍紧张,后期关注的焦点还应是冬储节奏问题。前期钢厂采购不积极,优先消耗自身库存,导致焦炭库存不断减少。

随着时间推移,市场流动性会不断释放,焦炭市场利好效应也将不断汇集,春节前仍存小幅上涨空间。由于焦煤价格占据焦炭成本的90%,比值下降说明焦企利润遭上游煤炭企业吞噬。季节性效应依然有效通过整理20062010年我国焦炭月度产量数据,可以看出,在最近5年内,12月份焦炭产量均较11月份有较明显回升,其中2008年回升幅度最大,环比增长9.5%,幅度最小的为2009年,环比增长约4.3%,5个年份平均涨幅5.7%。以唐山二级冶金焦和焦煤全国平均价为例,历史上两者比价一般维持在1.31.7之间,但目前两者比价降至1.29左右。以威海为例,11月威海港新港区完成了30天装卸101万吨的装卸量,创造了单月最高装卸纪录。从中间环节看,今年冬储市场集体观望氛围浓厚,原因在于:一是贸易商融资成本较高,约80元/吨。

自10月下旬开始,焦炭期货市场便呈现出宽幅箱体振荡格局,急速冲高之后,重演碎步下行走势,凸显焦炭行业积弱难返的行业特征然而,电力行业垄断已众所周知,在出现了所谓的电荒时,电企除了向国家要政策,要求提高电价外,还向上游延伸,涉足煤矿、港口,而电企办煤矿并不一定是为了解决电荒。

今年为了保电,南方某省的煤矿迫于地方政府的压力,自家矿因不安全不能生产,不得不外购煤炭供应电厂。就此理论,我们来看一下煤炭行业与电力行业究竟谁是寡头。

说煤矿影响电力安全,为什么看不到这些事实呢?说煤矿影响电力安全,如果不是无知,就是愚弄媒体,或是让电荒升级。此外,煤炭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并不是为了形成寡头,也不可能形成寡头,相反,大煤保大电正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家电力安全。

2010年,我国排名前5位的煤炭企业的合计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率仅为23%左右。而电力的寡头垄断地位才是阻碍电力安全的屏障。煤炭行业并不暴利某电力行业知名人士还谈到,煤炭企业都是高利,他们拿着百亿利润。如果是这样,电厂办煤矿产出的煤进入市场流通,恰恰扰乱了煤炭市场,不但影响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,也影响国家煤炭资源的有序开发及安全合理利用。

国家提倡煤电一体化、煤电联营,是希望变输煤为输电,并不是为了解决电力亏损问题,更不是让电力企业去卖煤。不熟悉煤炭行业的人也许会觉得煤炭企业真是暴利,但如果了解煤炭行业的历史,就会明白煤炭行业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盈利,并且盈利几百个亿背后是除神华等少数几家企业外众多企业的微利。

事实上,为了保电,在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时期,煤炭企业把冶炼精煤发给南方电力企业当作动力煤烧。在寡头垄断市场上,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,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,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
当然,煤矿也可以办电厂,但由于电网属于垄断行业,煤矿所办的电厂只能发电自用,这也是煤矿办电厂不积极的原因之一。煤炭行业长期以来处于欠账经营的低水平发展状态,其利润水平一直明显偏低,并且积累了巨额欠账。

此外,煤炭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弱。2005年以来,随着经济发展和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推进,煤价有所上涨,煤炭行业利润水平才有所上升。事实却正好相反,煤炭企业并非寡头,也不强势,绝不会因为行业的兼并重组而影响国家电力安全。长期以来,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低,近几年,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安全的需要,我国主要产煤地区开展煤炭资源整合,煤炭产业集中度才有了相对提高。

经济学中的寡头是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。目前,全国仍有近万处小煤矿,总体来说,产业集中度仍然不高。

煤矿也是用电大户,且不说电价上涨会导致煤炭成本上升,最不可思议的是电厂对煤矿拉闸,使煤矿井下工人生命受到威胁。1998年至2004年七年间,煤炭行业盈利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不少。

事实上,在煤炭市场行情不好时,电企办煤矿可解决煤炭来源问题,在煤炭价格高涨时,可通过卖煤获取巨额收益,从而旱涝保收,两头受益。煤与电是上下游行业,也是唇齿相依的国民经济支柱行业,这两个行业的正常运行、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必备条件。